“双高”建设背景下,锐卓科技如何看待高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路径
时间:2021-06-18 来源:本站
在“双一流”已成国内普通高校标杆的背景下,高职院校也将迎来自己的“双高计划”,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、支撑发展、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,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。那么,双高计划建设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有哪些要求和推进路径呢?
跟着锐卓科技一起了解下吧。
2021年4月12日至13日,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,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尤其是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出台以来,职业教育走上了提质培优、增值赋能的快车道,迎来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,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。1.13万所职业院校、3088万名在校生,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力支撑了“中国奇迹”,职业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,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顺势而为、应势而起,居功至伟。
因此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对高职信息化教学的要求,就是加快智慧校园建设,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,改进教学、优化管理、提升绩效,推进融合创新,打造智慧教育生态体系。
1)提升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:建立统一的信息门户,搭建大数据平台,完善智慧校园公共服务支撑体系。消除信息孤岛,综合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学校管理方式变革,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。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微服务、区块链等技术,打造智慧校园信息平台,以数据为驱动,以业务为引擎,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信息门户,建设网上办事大厅,通过一站式申办、跨部门协同、多终端结合,让师生办事最多跑一次,淡化部门界限,感知用户行为,让校园服务一站式触达,打造价值闭环的校级一站式服务中心。让用户少跑腿、数据多跑路,实现用户行为数据分析,为学校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数据统计和展现。
2)完善智慧教学体系保障条件:加快“智慧教室”建设,提升师生信息素养,推进线上线下“混合式教学”模式改革,促进自主、泛在、个性化学习,搭建教学质量诊改平台。
3)适应“互联网+职业教育”需求:推进数字资源、优秀师资、教育数据共建共享,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。
4)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明确了职业教育标准建设机制——教育部门根据职业标准制定国家教学标准,职业院校根据国家教学标准,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。这需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不断创新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吸引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和参与职业院校办学,积极打造学校与社会、科研生产与教学、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互为交融的开放式无边界组织模式,不断优化和完善治理结构和机制,加强院校自身能力建设,推动企业高水平参与,实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企业自身利益同频共振,推动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。
当前,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“深水期”的关键时期,“双高计划”必将成为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发展的引领者,带动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。